昨天(4月28日),苏州市统计局发布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: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95.68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6.0%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增加值29.75亿元,增长6.7%;第二产业增加值2615.98亿元,增长6.7%;第三产业增加值3449.95亿元,增长5.4%。
据苏州市统计局介绍,全市经济起势有力,韧性较强,随着各项宏观政策持续发力显效,加力稳生产、抓项目、扩内需,宏观政策“组合拳”效应持续释放,生产供给量质齐升,内外需求协同发力,新动能培育壮大,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。
工业生产稳中有升。苏州连续两年以“新年第一会”形式推进新型工业化,全面实施“苏州智造十大行动”,加快构建“1030”产业体系,夯实产业发展根基。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.6%,增速比1~2月提高0.2个百分点。前十大重点行业产值有9个行业实现正增长,其中电子信息行业增长8.3%,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2.4个百分点。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产值增长7.1%,增速高于去年全年7.5个百分点。
服务业较快增长。一季度,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.4%,其中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,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,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8.5%、8.5%和10.2%。1~2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031.8亿元,同比增长11.6%,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3个百分点。
工业投资有力推进。苏州发布“扩投十条”,全力抓项目促投资,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。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.8%,比去年全年提高3.1个百分点。工业投资拉动作用突出。工业完成投资535.5亿元,同比增长23.1%,其中电子信息业、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9.0%和44.6%。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较去年同期提高5.1个百分点。
对外贸易增速加快。一季度,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6325.2亿元,同比增长7.3%,增速比1~2月提高2.9个百分点。其中出口总额4031.7亿元,增长11.5%,进口总额2293.5亿元,增长0.6%。
新兴产业较快增长。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230.2亿元,同比增长7.5%,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.7个百分点;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6.0%,同比提高1.4个百分点。
数字经济成为发展新引擎。加速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,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。一季度全市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.5%,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2.5个百分点。
科技创新有力推进。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,厚植发展新动能。强化科技创新与金融融合发展,一季度“科创指数贷”直接支持143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获贷57.6亿元,同比增长30%。创新成果加速转化。1~2月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4111件,2月末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6.4万件,同比增长20.6%。